原生動物protozoa

原生動物proto...more
pathdot 目前位置: 首頁 > 海洋生物 > 依分類
原生生物界 / 紅藻門
  1. 頭髮菜

    紫紅色或黑色的長絲狀藻體,形似頭髮長且柔軟,叢生、不分枝,黏滑故名髮菜,生長於風浪沖擊之飛沫帶或高潮帶之岩石上,常成一大片紅褐藻。 詳全文

  1. 皺葉紫菜

    紫紅色、褐紅色藻體,葉狀體呈薄膜狀,有裂片,基部呈心形,多於海浪衝擊區的岩石上生長一大片,叢生聚成花狀。 詳全文

  1. 輻毛藻

    藻體呈直立狀,質地堅硬,呈深褐色、橘紅色至紅色,外觀叢堆狀,可達4~6公分高,多軸型生長模式,主要由反覆叉狀分枝的枝條組成,其枝條及枝軸呈圓柱狀,直徑約2mm,基部至頂端無明顯變尖細,且表面具典型呈規則排列的環狀硬毛,分布於潮間帶及亞潮帶。 詳全文

  1. 扁乳節藻

    紅色扁平帶狀藻體,葉成多回二叉狀葉,多成一叢生,無明顯節間,有一盤狀固著器,生長在低潮線至潮下帶岩石上。 詳全文

  1. 鈍乳節藻

    藻體直立,外觀呈團塊狀,約10~15公分高,色澤呈粉紅色至黃色,枝軸呈圓柱狀且堅硬,呈現叉狀分枝,分叉處稍呈縮縊,表片光滑,或具有稍呈散生的毛,四分孢子體的鈣化輕微,配子體則幾乎無鈣化,皮質由3層細胞所組成,孢子體之皮質由內部一層較大的細胞以及外部2層較小具色素的細胞所組成,內部則成柄狀,可支持外部的皮質細胞,配子體之皮質則由內部2層無色的細胞以及外部單層的鏡狀細胞所組成。 詳全文

  1. 脆枝蔽果藻

    藻體直立,外觀通常呈半球形叢塊或呈散亂狀,附著器不明顯,株高可達8~14公分,色澤呈稻紅色至瑰紅色或乳紅色,高度的鈣化,多軸型生模式,枝節的基部稍呈細狹,髓質細胞鬆散,皮質由3~4層細胞所組成,最內層為寬卵形,無色,表皮細胞相當扁平,有重度的鈣化,藻體經過去鈣化後的外層皮質細胞易剝解,此與乳節藻不同。 詳全文

  1. 絲擬藻

    藻體粉紅色或紅褐色叢生,除頂端部份外,其色部份都被有石灰質,質地略硬,叉狀分枝成規則或不規則生長,有小側枝長出,基部常纏繞在一起成一團塊,有圓狀或稍扁平。 詳全文

  1. 細翼枝菜

    紫紅色、柔軟、叢生、扁平,有羽狀分枝,葉端之分枝較密,末端鈍圓,生長在低潮線附近之岩石。 詳全文

  1. 太平洋石花菜

    藻體直立,色澤呈紫紅色,株高約5~30公分,直立枝軸平坦,枝條呈舌葉狀,呈3~4回羽狀分枝,但通常以1回及2回枝條較為明顯,3~4回的排列則較為不規則,枝條分散且繁多,枝條頂端尖,而枝條的長度幾乎相等,在同一個枝軸上的枝條長度及分枝程度不一致,但都平坦且較寬,假根於皮質部位較密集,於髓質部位則較鬆散,單軸型生長模式。 詳全文

  1. 匐枝凝花菜

    藻體黃紅色或紅褐色,基部匐匍,質地粗硬,有多個向上伸出的直立枝,分枝上偏生棍棒狀小枝,生長在潮間帶中、下部。 詳全文


1頁 總共8 第一頁      1 2 3 4 5 6 7 8     最後一頁    每頁顯示